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逝世
据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一生为国,深藏功与名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2025年2月6日),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自幼勤奋好学,但求学经历坎坷,于战火纷飞中树立了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1949年,他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1958年,他奉命参与中国首艘核潜艇研制工作,从此隐姓埋名、断绝亲友联系,甚至连父亲临终也未能见最后一面。直至1987年,随着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发表,他的身份才被世人知晓。
在核潜艇研制的三十年间,黄旭华带领团队攻克了无技术援助、无经验积累的难题,从零起步完成了核潜艇总体设计、深潜试验等关键任务。他既是总设计师,也是首艘核潜艇深潜试验的参与者,以花甲之龄亲自下潜至极限深度,成为世界上首位参与深潜的总设计师。他的贡献不仅为国家安全筑牢基石,更为后续核潜艇技术迭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忠孝难全,家国情怀撼人心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黄旭华对家人的深情告白。1957年元旦,他最后一次回乡探望母亲,此后30年杳无音信。父亲至死不知儿子去向,母亲则通过1987年的一篇报道才知悉他的工作。妻子李世英同样默默承担家庭重担,直至婚后8年才了解丈夫的事业。这种“舍小家、卫大国”的精神,成为时代楷模的生动注脚。
荣誉等身,精神永存
黄旭华的卓越贡献获得国家与人民的高度认可: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获颁“共和国勋章”,202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不仅是科技界的巨擘,更以“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道德风范,成为全国道德模范的标杆。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
黄旭华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将于2025年2月10日上午10时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他的离去是一代科学巨星的陨落,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忠诚、坚韧、创新与奉献——将永远激励后人。正如他生前所言:“核潜艇事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代代人的接力”,今日之中国,正需传承这份“深潜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黄老,愿您如深海般永恒的功勋,永远守护这片热土。
来源: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