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与服务

cloud
会议论文平台

AC会议论文平台旨在为国际会议组织者和与会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系统。

cloud
合作办会

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通过该平台建立您的会议。我们将提供免费的会议提交系统和卓越的会议出版服务。

期刊推荐

Blockchain

  • ISSN(Print):2959-1260
  • ISSN(Online):2958-8138

ExRNA

  • ISSN(Print):3005-5431
  • ISSN(Online):2398-0060

Advanced Manufacturing

  • ISSN(Print):2959-3263
  • ISSN(Online):2959-3271

Smart Construction

  • ISSN(Print):2960-2025
  • ISSN(Online):2960-2033

学术资讯

image
2025-07-11
【ICFEICT 2025】第五届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前沿国际会议在宁波成功举办

2025年6月27日至29日,第五届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前沿国际会议(ICFEICT 2025)在中国宁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宁波大学主办,湖南工程学院担任协办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提供支持,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学者、工程师等参加。

会议现场

2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隆重举行。

首先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陈科伟教授致开幕辞、主办方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彭文飞教授致欢迎辞及大会主席张文利教授特别致辞,代表组委会和主办方欢迎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远道而来进行交流学习。

宁波大学陈科伟教授致辞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彭文飞教授致辞

张文利教授特别致辞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领域的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作为主讲嘉宾。刘俊杰教授(IEEE FELLOW、IET FELLOW)、马欲飞教授(国家优青,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张彦教授(IEEE Fellow,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分别就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彩分享。他们的报告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启发。

北方民族大学刘俊杰教授做主旨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欲飞教授做主旨报告

下午的分论坛报告精彩纷呈,与会者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当晚,晚宴暨颁奖典礼举行,对在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进行了表彰。

分论坛一合影

分论坛二合影

本次会议为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人才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信息沟通平台、创新成果展示与推广的渠道。通过本次会议,与会者不仅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能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合作机会。这将有助于推动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image
2025-07-11
宋清海肖淑敏,国际顶刊发文

7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宋清海教授、肖淑敏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Yuri Kivshar教授以及鹏程实验室余少华院士在国际顶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etalasers with arbitrarily shaped wavefront的研究论文。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275-6

该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激光器——金属激光器 (metalaser),为解决传统激光全息图的散斑噪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据悉,宋清海教授与肖淑敏教授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一对才华横溢的科研伉俪。他们不仅在生活中是相互支持的伴侣,而且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也是彼此的最佳搭档。

宋清海简介

宋清海,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清海于1998年—2002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学士学位;2002年—2007年在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2008年任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2008年—2009年任美国耶鲁大学应用物理系研究助理;2009年—2010年任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助理;2011年起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2012年起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5年2月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宋清海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纳结构中的光场调控。过去几年,针对微型激光的出射、模式控制以及其在通信和传感上的应用,展开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光场调控的新机制、新方法,并拓展了一些微纳结构的新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PRL、Nat Comm、Science Advances、Adv Mater、ACS Nano、Nano Lett、LPR、Optica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受到了业内同行的好评,并被Science Daily、PhysOrg、Laser Focus World、Optics & Photonics News等国际知名科技传媒亮点报道40余次。

肖淑敏简介

肖淑敏,女,汉族,1980年12月生,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肖淑敏于2003年获得中山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复旦大学光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普渡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1年在普渡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至201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4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肖淑敏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基于半导体光学材料和器件的制备,涉及研究内容包括微纳米体系的数值建模、光刻或电子束曝光以及反应离子刻蚀等的微纳米制备技术、以及光学和电学表征技术。近年来在国际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相关的优秀原创论文140 余篇(其中《Nature》1 篇,《Science》1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9篇,《Science Advances》1篇, 《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论文32篇,合著专著一部),多篇文章单篇他引超过200次。

来源:澎湃新闻、哈尔滨工业大学,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