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智能电气、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SEGRE 2025)由西南科技大学主办,ESBK学术交流中心、AC学术平台协办,将于2025年7月25至28日在风景如画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绵阳召开,所有被录用的文章将由Springer国际出版社出版,并提交至EI核心索引。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推进智能电气、电网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融合发展,搭建高校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桥梁。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同仁们共同参与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携手探索智能电力电网及可再生能源的前沿发展。
热切期待着您的到来,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智能电气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不同观点与经验,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议简称:SEGRE 2025
会议全称:第三届智能电气、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
The 3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Electrical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会议时间:2025年7月25-28日
会议地点:中国·绵阳
研究领域:电气、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
会议官网:www.icsegre.org
官方邮箱:segre_submission@126.com
Tel&WeChat:13077379490(组委会龙老师)
往届会议现场:
往届检索信息:
组委会成员
General Chair
Prof. Fushuan Wen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IEEE Fellow,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至2010年间兼任)。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文莱科技大学、丹麦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担任教授、客座教授或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Pro. Haochun Zh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哈尔滨工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核工程与核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核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HIT-CORYS(中-法)核能系统仿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执行教授。
General Co-Chair
Prof. Wenxuan Yao
Hunan University, China
湖南大学电气学院教授、博导、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湖湘青年人才、湖南省优-青、湖南大学岳麓学者,湖南大学“输配电先进理论与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电能变换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兼任湖南省综合评标库专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专家。
Organization Chair
Prof. Jianning Ding
Yangzhou University, China
扬州大学教授、校长,江苏光伏产业链特级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3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5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创新奖、亚洲光伏成就奖。
Program Chair
Prof. Huiqing Wen,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China
Prof. Yong Yang, Soochow University, China
Prof. Yiwang Wang, Suzhou Key Laboratory of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hina
Assoc. Prof. Heng Li,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Min Chen,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Yi Yu,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Technical Chair
Prof. Mohan Lal Kolhe, University of Agde, Norway
Prof. Haoming Liu, Hohai University, China
Prof. Chengxi Liu, Wuhan University, China
Prof. Tao Jiang,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China
Prof. Weimin Wu,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China
Prof. Hongxia Zhao, Shandong University, China
Publication Chair
Prof. Qian 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Prof. Tao Hai, Guangxi University, China
Prof. Hao Lu, Xinjiang University, China
Prof. Ancheng Xu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China
Steering Committee
Prof. Kui Che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ina
Prof. Pierluigi Siano, University of Salerno, Italy
Prof. Tomonobu Senjyu,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Japan
Prof. Monica Siroux,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France
Prof. Abraham Lomi,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lang, Indonesia
Prof. Mamdouh El Haj Assad, University of Sharjah, United Arab Emirates
Prof. Eugen Rusu, University of Lisbon, Portugal
Prof. Adem Akpinar, Bursa Uludag University, Turkey
Prof. Razika Ihaddadene, M'sila University, Algeria
Prof. Mingwei L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ina
Prof. Hui Zhang, Wuhan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Mohammed J K Bashir,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Palestine
Assoc. Prof. Sohrab Mirsaeid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Haoran Ji,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Tao Wang, Xihua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Xueqian Fu,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Assis. Prof. Marcos Tostado-Véliz, University of Jaén, Spain
Dr. Fengji Luo,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Dr. Senlei Wa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Dr. Zhenglin Wang, 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 Australia
Dr. Seyed Amir Mansouri, Comillas Pontifical University, Spain
会议征稿
电气Electrical
电气工程、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科学、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机学、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工学、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热能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转换器和逆变器、电动驱动器及应用、电动汽车技术、电工材料与工艺、输配电系统和设备、高压工程及绝缘技术、电气工程中的计算智能、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等
智能电网Smart Grid
智能电网技术、云系统、网络安全和隐私、智能电网输配电、能源互联网、智能传感器、先进传感测量技术、电网安全控制、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能量传输和交互技术、智能电网架构与模型、智能电网系统的服务质量保证、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与市场运营、智能电网启发的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电网互操作性和标准、智能电网负载和能源管理、智能电网网络和通信、智能电网安全与可靠性管理、智能电网战略&规划&标准、智能电网系统管理与适配、智能电网技术与设备、智能电网测试与评估技术等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绿色技术、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纳米环保技术、能源与环境、生物能源、生物燃料、生物修复、节能减排、能量转换、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资源、电力系统和能源、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对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兴起及其应用、燃料电池和抽水蓄能、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净零能源制造和供应链、海上通电、航空电气化、逆变器的可靠性管理、电池系统的可靠性与退化分析等
参与形式
1、Committee
作为大会主席、联合主席或技术主席、TPC等身份参会支持,在会议技术层面上指导把关,负责一部分同行评审环节,组委会将颁发荣誉证书。Committee申请需提供个人学术简历。
2、Reviewer
作为会议的审稿专家参与支持,负责在专业领域内对稿件进行同行评审,组委会将颁发审稿专家证书。Reviewer申请需要提供个人学术简历。
3、Presenter
分论坛:针对会议主题组建workshop,并邀请相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注:研讨会形式可同时进行论文投稿及口头报告,时长和具体流程可酌情而定。Workshop Chair申请需要提供个人学术简历。
口头报告:在大会上就报告人目前的研究等进行口头英文学术报告(不需要投稿),时长约10-15分钟。
书面论文报告:在大会征稿主题范围内提交相关领域英文科技论文,评审通过后提交注册并收录到会议论文集。
4、Audience
作为听众参加线下会议的报告分享及活动交流。
投稿须知
1、请至会议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2、请根据以下几点准备您的论文:
论文必须是全英文稿件,非纯综述类,整体需符合科技论文要求,摘要、关键词和结论部分需体现会议主题,应具有学术或实用推广价值,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请您根据模板编辑您的论文,并将全文(word文档以及PDF文档)提交至投稿系统;
您的文章页面一般需要含方法、公式、图表、实验数据、结论等;
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CrossRef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终稿重复率不得超过25%(含文献),单项重复率不得超过3%,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3、审稿周期:所有文章将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审稿,您将在7-15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意见。
4、文章录用:若您的文章被录用,我们将以邮件形式通知您,您将收到以下文件:录用通知、审稿意见表、会议注册表。
5、注册缴费:请在收到录用通知后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并将以下注册文件发回:论文终稿、会议注册表、汇款凭证、学生证明(学生投稿)、查重报告。
注册费用明细
1、投稿作者注册费:3600元/篇(普通作者);3400元/篇(学生作者);Springer单栏排版超过10页,从第11页开始算超页,超页费300元/页。注册费包含论文版面费,附赠1名线下参会名额(不线下参会视为放弃附赠名额,无退费)。收到录用通知后请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并提交论文终稿及其他注册资料,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注册,请及时告知组委会。
2、口头报告注册费:1500元/人(含会务资料费、场地费、餐费,交通住宿自理),请于2025年7月18日前完成注册及缴费,并于2025年7月10日前将报告PPT发送至组委会官方邮箱进行审核。
3、听众参会注册费:1500元/人(含会务资料费、场地费、餐费,交通住宿自理),请于2025年7月18日前完成注册及缴费。
支持政策
发表机会:针对分论坛中脱颖而出的优质论文,组委会将推荐至大会合作的EI、SCI期刊发表,名额有限,择优选推。
学术支持:针对优秀的Workshop,组委会将颁发荣誉证书、进行科研经费支持、推选优秀学者加入学术委员会等多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