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报考!多所大学,面临倒闭!
在全球教育版图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之战”正悄然上演。随着生源危机的逐步逼近,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却未能紧跟时代步伐的高校,正站在了“生存还是倒闭”的十字路口。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图景,既有全球经济波动的阴影,也有教育生态变革的必然。
日前,美国费城艺术大学在其官网宣布学校将永久关闭。该校在声明中指出,造成关闭的原因包括入学率和收入下降以及成本增加。
另一所创校百年的美国大学、位于纽约州奥罗拉的威尔斯学院也在不久前宣布:大学因财务困难、入学率低无法维持运营,因而决定在今年本学期结束后永久关闭。
事实上,像上述两所大学一样因生源或财务困难而关停的学校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181年历史的爱荷华卫斯理大学、174年历史的麦克默里学院、1834年成立的绿山学院等百年老校,“倒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
生源危机的全球镜像
据媒体调查显示,仅在2023年一年内,已经有15所美国大学宣布关闭。这些学校多为要依赖学费、捐赠以及政府资助的机构,由于近年来获得的捐赠很少,入学率一直在下降,学校无法从持续的损失中恢复。
曾诞生过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出全球首富马斯克的加拿大女王大学也面临着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省府投入资金减少并强制冻结学费、以及国际学生人数下降让学校难以继续维持运营。为了缓解现状,去年该校就暂停了对本科美术学位项目的招生;今年学院中少于10名学生的小规模本科班已经在计划取消;其他系如古典学和考古学,则依靠医学院、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学院来供养。
即便努力改善收入来源,停止招聘教职员工,改变领导层和学术队伍,依旧难以抵抗现实带来的重大挑战,一旦资金耗尽,学校将面临倒闭。
除了捉襟见肘的办学经费,大学学龄群体数量下降成为众多高校难以维系下去的另一原因。
据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春季本科入学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66.2万人,下降4.7%。一名来自美国阿勒格尼自由文理学院的副教授表示,学生人数比起十几年前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并由此导致一些学科和教授职位被裁撤,降级,如中文和宗教研究被裁,地质学由专业变成辅修,而部分不想退休的老教授在给以相应补偿后被劝退。
视线转向受少子化浪潮冲击的亚洲,招生困难已成为日韩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报道,2023年12月,日本的奈良佐保短期大学、修实短期大学、福冈女学院短期大学、武库川女子大学短期大学部、美作大学短期大学部、铃鹿大学短期大学相继宣布停止招生。仅去年一年,日本至少有12所大学停招。
少子化状况比日本更为严重的韩国,“无生可招”已经从地方大学蔓延到首尔。近5年,韩国地方大学有二十多个专业已全部消失。在2023年韩国大学统一招生中,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无人报考。针对“招生萧条”的情况,为扶持地方大学,韩国政府去年11月选定10所“全球化大学”,计划5年内拨款1000亿韩元,但10所大学中有5所大学的2024学年招生情况比2023学年更差了。
在我国台湾省,私立学校“退场”危机蔓延。2023学年,台湾高校大一新生数首度跌破20万人,招生缺额超过1.6万个,创多年来新高。按招生名额使用率来看,有11所高校招生不满五成,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缺额,招生之难可见一斑。
目前,台湾首府大学、中州科技大学已于2023年7月起停办,明道大学、环球科技大学、大同技术学院、大汉技术学院以及东方设计大学也将于2024年停办。更严峻的是,在少子化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当前高校面临的招生问题只是“雪崩”的开始。依出生率推算,岛内高校的招生缺额将越来越大,预计2025学年大一新生数将首度跌破20万人,未来5年,至少还有40所院校面临退场风险。
合并重组:自救的权宜之计?
面对生源危机,高校纷纷寻求自救之道,其中“合并重组”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讨论的方案。乌克兰、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纷纷踏上了合并之路,希望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来增强竞争力,抵御生源减少带来的冲击。然而,合并并非万能药,它要求参与各方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
淘汰机制: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面对高校倒闭潮的蔓延,有专家呼吁建立对大学的淘汰机制。这一提议旨在通过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淘汰那些办学水平低、招生困难的高校,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教育质量。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也有人担忧,淘汰机制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影响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高等教育的未来之路
在生源危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双重冲击下,高校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方面,高校应聚焦特色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专业扩张,提高教育质量,以应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还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国际学生,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高校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各界则应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改革,为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生源危机的到来,对高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迫使高校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为引领、以开放为动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路。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生源危机的浪潮中稳住阵脚、破浪前行。
参考来源:软科综合整理,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