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文化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是人们工作和生活高度集中的场所,城市建设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智慧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物联网。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系统为支撑,是物联网的基本网络结构,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石,是智慧城市走向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动力。
第二届计算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国际会议(CIoTSC 2024)将于2024年12月27日-2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旨在促进计算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与合作,热忱地欢迎从事相关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加大会。
大会官网:www.ciotsc.org
会议地点:江西南昌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27日-29日
征稿主题
集中但不限于“计算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等其他相关主题。
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智能控制、智能算法、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字孪生、自然语言处理、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信息安全等。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数据存储与挖掘、安全和隐私保护、嵌入式系统、多传感器融合、物联网通信、信号与系统、计算机通信技术、车联网、无线通信、智能物流、工业物联网等。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生活、智能建筑、遥感监测、空间信息技术、目标检测、云计算、智能仪表、机器人技术、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智能连接、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
主讲嘉宾
李勇辉教授 悉尼大学、IEEE Fellow
2003年起任职于悉尼大学物联网和通信卓越中心。现为悉尼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以及无线工程实验室主任。从事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它们在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于2010年到2014年参入由澳洲联邦政府资助的“智慧电网、智慧城市”大型国家示范工程。在通信领域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包括IEEE的期刊论文130多篇,被引用次数超过7000次。
李天瑞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工业软件技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可持续城市交通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四川省云计算与智能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软件工程”建设点负责人。
刘唐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四川师范大学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研究所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CI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成都分部执行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业技术组委员。
组织构架
大会主席
刘 驰 北京理工大学
联合主席
魏嵬 西安理工大学
项目主席
张震 郑州大学
技术主席
王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知贵 西南科技大学
焦贤龙 重庆大学
刘星成 中山大学
宣传主席
Assoc. Prof. Mamoun Alazab,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 Australia
技术委员会
Prof. Ying Zha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China
Prof. Baofeng Sun, Jilin University, China
Prof. Hehong Zhang, Fuzhou University, China
Prof. Yaobin Wa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ssoc. Prof. Pablo Chamoso,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Assoc. Prof. Mohammad Amir Khusru Akhtar, Usha Martin University, India
Assoc. Prof. Guoqiang Han, Fuzhou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Jing Te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China
Assoc. Prof. Xumin Pu,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Assoc. Prof. Lukun Wa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ssis. Prof. Muhammad Farhan, COMSATS University Islamabad, Pakistan
Assis. Prof. Xi L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Workshop Chair 研讨组(征集中,欢迎加入)
Workshop 1
Title: Advanced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nternet of Vehicles
Chair:Qiong Wu, Jiangnan University
Workshop 2
Title: Smart Vehicle Network
Chair:Fengjun Sha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Workshop 3
Title: Research on security, privacy, and application in smart cities
Chair1:Bowen Zhao,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dian University, China
Chair2:Shiyao Zhang,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Workshop 4
Title: Intelligence Computing Frontiers: Empowering AI with Big Data Analytics and Edge Intelligence
Chair:Yunfei Yi, Hechi University, China
Workshop 5
Title: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oil fields
Chair:Liu Shanshan, Sinopec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Workshop 6
Title: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IoT: Advancing Connectivity, Scalability, and Intelligence
Chair:Lu Che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Workshop 7
Title: IoT wireless sensing technology
Chair:Fenfang Li,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Workshop 8
Title: Advanced Performance-Oriented Evaluation, Diagnosis and Fault-Tolerant Control Techniques for Industrial Processes
Chair1:Xin Peng, Key Laboratory of Smart Manufacturing in Energy Chemical Process, 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Chair2:Kaixun H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China
Chair3:Dan Y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Workshop 9
Title: Advancing Federated Learning Techniques: Attack Resistance, Efficiency, and Personalization
Chair:Jiacheng Wang,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Science, School of Informatic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参与形式
1.Presenter
口头报告:在大会上就报告人目前的研究等进行口头英文学术报告,时长约 10-15 分钟。
论文报告:在大会征稿主题范围内提交相关领域英文论文,评审通过后提交注册并收录到会议论文集。
研讨会:针对会议主题组建workshop,并邀请相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
2.Committee
作为会议联合主席或技术委员会参与支持,在会议技术层面上指导把关,负责一部分同行评审环节,组委会将颁发荣誉证书。
3.Peer Reviewer
组委会诚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加入大会审稿团队。组委会将为每位审稿人颁发证书,并可参与会议交流。您推荐的文章可享受注册优惠。
投稿指南
1.论文模板:http://www.ciotsc.org/submission-instructions/
投稿链接:https://ocs.academicenter.com/login
2.请根据以下几点准备您的论文:
(1)全英文稿件,非纯综述类,应具有学术或实用推广价值,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2)摘要、关键词和结论部分需体现会议主题,文章主要收录技术型的文章,需要有方法、图表、实验数据和结果。
(3)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查重,重复率不得超过25%。
3.投稿后7-15个工作日内反馈审稿意见或录用通知。
4.论文经过严格同行评议,正式录用的文章提交EI检索。
5.优秀稿件可推荐至会议合作SCI期刊
合作SCI期刊:《Energies》、《Mathematics》、《Micromachines》、《Sustainability》
联系方式
Tel/WeChat:唐老师18673162925
Email:ciot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