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与服务

cloud
会议论文平台

AC会议论文平台旨在为国际会议组织者和与会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系统。

cloud
合作办会

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通过该平台建立您的会议。我们将提供免费的会议提交系统和卓越的会议出版服务。

学术资讯

image
2025-04-03
“95后”叶紫薇,破格晋升985教授

4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特地来到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为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叶紫薇送上聘书。

29岁,博士毕业入职不到3年,通过战略性人才职称评审学校提名制度这一超常规方式,“95后”叶紫薇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教授。

此前,叶紫薇助理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刊Science正刊发文,这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首篇以国内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ence研究长文,也是管理科学领域发表的为数不多的Science研究长文之一。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持续深化人事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加速构建具有人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高等教育人事人才工作体系。正如党委书记张东刚所说:“人才是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早在2023年8月,青年教师高昊宇在入职四年后破格晋升教授,成为届时中国人民大学新世纪以来学校自评的最年轻教授、首位“90后”教授。其他3位破格晋升教授人选分别为34周岁(2位)和35周岁,均系在各自学科脱颖而出、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青年人才。

叶紫薇简介

叶紫薇,女,1995年11月生,浙江温岭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B岗。201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系,2022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农业、食品与资源经济系,由Felicia Wu和David A. Hennessy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估。其已有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mage
2025-04-03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已有两周

3月28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遭FBI突袭,一时间舆论哗然。事发数天,尽管FBI至今对行动缘由三缄其口,但随着美国学界和媒体界人士纷纷发声,有关该事件的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质疑和担忧之潮愈发汹涌。

有大学教授称,他听说王晓峰失联已有两周之久;但另一名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则称,就在FBI采取行动的当天早些时候,王晓峰还给自己发了邮件,称接到了校方未说明原因的解雇邮件,而校方针对他的行动,其实早在3月初就开始了。有媒体人士分析认为,考虑到中美竞争的大背景和王晓峰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他的失联可能与所谓“间谍活动”指控有关——这正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发起“中国行动计划”所打的幌子。

截至发稿,王晓峰夫妇仍处于失联状态。

王晓峰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最知名学者之一,同时也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及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担任过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ACM SIGSAC)主席。个人在计算机安全CS ranking方向排名世界第一,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同样居于世界首位。

来源:观察者网,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mage
2025-04-02
近2000名顶尖科学家发“SOS”公开信

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1900余名院士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打击科学界。在签署公开信的院士名单中,也包括张锋、庄小威等华人院士。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美国三院院士共8000余人,因此联名院士已占总院士数近1/4。

院士们表示,特朗普政府削减研究经费、解雇数千名科学家、移除公众对科学数据的访问权限,以及迫使研究人员基于意识形态修改或放弃他们的工作,正在破坏美国的研究体系。他们以个人身份联合发出求救信号(SOS):美国的科学事业正在被摧毁。特朗普政府削减研究经费的行为阻碍了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政府对50多所大学的调查危及了高等教育和高校的科学研究;政府阻止其认为不可接受的研究的做法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独立性;一种恐惧的气氛正笼罩着美国科研界。因此,他们联合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界的全面攻击,并敦促公众加入这一呼吁。

以下是联名公开信全文:

致美国人民书

我们都依赖科学。科学为我们带来了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汽车上的导航系统和救命的医疗服务。我们开车过桥、乘飞机,需要工程师的帮助。企业和农民依靠科学和工程研究实现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天气预报。科学帮助人类保护地球,防止污染物和毒素进入我们的空气、水和食物。

80多年来,美国政府的明智投资使本国(美国)的科研事业蓬勃发展,令世界艳羡。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削减科研经费、解雇数千名科学家、剥夺公众获取科学数据的权限,以及以意识形态为由迫使研究人员改变或放弃其研究工作等方式破坏科学事业。

“科学的声音不能被压制。”

本文文末签名者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的当选成员,代表了美国一些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医学研究人员。我们以个人身份发声。我们此刻看到了真正的危险。我们持有不同的政治信仰,但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团结一致,希望保护独立的科学研究。我们发出此紧急求救信号(SOS),以发出明确的警告:国家的科学事业正在遭受重创。

(美)政府正在削减科研机构的资金,终止对科学家的资助,取消科研实验室的经费,并阻碍国际间科学合作。资金的削减迫使机构暂停研究(包括对新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解雇教职员工并停止招收研究生——研究生是下一代科学家的培养渠道。

(美)政府目前正在对50多所大学展开调查,这发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信息。哥伦比亚大学最近收到通知,除非该大学采取“纪律政策”并关闭政府指定的一个学术部门,否则其联邦资金将被扣留。数十所大学的稳定遭破坏,将危及高等教育以及这些机构所开展的研究。

科学的使命是追求真理,需要科学家自由地探索新问题,诚实地报告他们的发现,不受特殊利益的影响。(美)政府正在实施审查制度,破坏这种独立性。它利用行政命令和财务威胁来操纵科研项目的资助和发表权、科研结果的报告方式、以及公众对科学数据及结果的访问范围。(美)政府正在阻止那些它认为“令人反感”的课题研究,例如气候变化;或者那些得出了它不喜欢的结果的研究,包括从疫苗安全到经济趋势等各种主题。

恐惧的气氛笼罩着(美国)科研界。研究人员担心失去资金或工作保障,为删除被特定机构标记为“令人反感的”准确科学术语(如“气候变化”),纷纷从出版物中删去自己的名字,放弃一些研究,并重写资助提案和论文。尽管有一些科学界人士大声抗议,但大多数研究人员、大学、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都保持沉默,以避免激怒行政部门并危及他们的资金。

如果我国(美国)的研究事业被瓦解,我们将失去科学优势。其他国家将引领新型疾病疗法、清洁能源和未来新技术的发展。他们的人口将更加健康,他们的经济将在商业、国防、情报收集和监测地球健康等方面超越我们。我们国家科学事业受到的损害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扭转。

我们呼吁(美)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的全面攻击,并敦促公众加入这一呼吁。请与其他人分享此声明,联系(美国)国会中的代表,并帮助您的社区了解此刻的风险。科学的声音绝不能被压制。我们都受益于科学,如果国家的研究事业被摧毁,我们都会蒙受损失。

这里表达的观点是我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美国三大国家研究院或我们所属科研机构的观点。

公开信地址: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u/0/d/13gmMJOMsoNKC4U-A8rhJrzu_xhgS51PEfNMPG9Q_cmE/mobilebasic

来源:《科学》新闻、观察者网,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伙伴